
你以为潘涛退休后会过上安逸的生活,品茶听曲,享受平静晚年?完全错了!今年9月配资炒股官网官网,上海戏剧学院的校园里,一个意外的身影让在场的师生们惊讶不已。54岁的潘涛,身穿白衬衫,手持学生证,正式成为了该校数媒演播艺术方向的博士新生。更令人惊讶的是,报到当天,他还与全国首位机器人博士生“学霸01”进行了跨界对话。机器人那句幽默的“共同为影视未来贡献力量”让潘涛笑得合不拢嘴,直言反应速度竟然比自己当年播新闻时的提词器还要快!
这一段视频迅速在网络上疯传,大家才意识到,这位曾从《新闻联播》下来的资深男主播,正在以一种极具戏剧性的方式,开启自己人生的新篇章。
提起潘涛,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便是他在央视主持新闻时沉稳大气的形象。然而,谁又能想到,这位在学术领域和机器人谈笑风生的“老学生”,小时候竟然是在成都话剧团跑龙套的“小萝卜头”?
展开剩余87%潘涛出生于北京,幼年随父母因工作调动来到成都。虽然他能说一口流利的四川话,与当地人打成一片,但北京腔的发音却始终未曾改变。这种与众不同的特点,意外地为他打开了艺术的大门。
潘涛的母亲在话剧团工作。某次排演《西安事变》时,剧团急需一名能说标准普通话的小孩来饰演“小萝卜头”,其他孩子的川渝口音都未能通过试镜。直到有人想起了潘涛——那个外来户的北京小孩。潘涛对舞台充满了好奇,虽然台词不多,但凭借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,他完美地完成了这个角色。从此,他成为了话剧团的“御用小萝卜头”,一场接一场地演,直到身高猛长,再也无法扮演儿童角色才结束。
这段百余场的演出经历,在不知不觉中为他埋下了艺术的种子,也为他日后在镜头前游刃有余打下了基础。
潘涛的家庭一直充满着艺术氛围。母亲从事话剧工作,哥哥歌喉动听,唯独他似乎缺乏音乐天赋,常常被母亲开玩笑说五音不全。然而,命运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你打开另一扇窗。有一天,潘涛在电视上看到一位男主持人挺拔的身姿与沉稳的语气,顿时被深深吸引。那一刻,他决定:将来就做这个!
这个决定并非一时兴起。高中时期,潘涛凭借着出色的主持天赋开始接一些兼职,不仅赚取了自己的生活费,甚至还为家里补贴了些许收入。这些实践经验为他顺利考入广播学院,成为新闻主持专业的学生打下了基础。
1990年毕业后,潘涛并未选择留在北京,而是回到了四川电视台。当时的电视新闻节目大多严肃、呆板,而潘涛却总能通过幽默的方式让新闻更贴近民众。他熟记新闻稿,适时插入一些地道的评论,让枯燥的政策新闻听起来像是街坊邻里的闲聊。这种与众不同的风格让他迅速脱颖而出,短短几年内,他便拿下了省内的多个主持大奖。
1998年,上海电视台向他伸出了橄榄枝。面对更大的舞台,潘涛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往上海。然而,上海的工作强度远超他当初的预想。他负责的金融新闻关系着地方经济命脉,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出错。为了确保准确无误,他每天提前三小时到达工作岗位,查阅资料,背稿直到深夜。长期的超负荷工作让他的嗓音出现了问题,最严重时甚至几乎失声。医生多次警告他必须休息,但潘涛依旧坚守岗位,每场直播都没有缺席。
在这一段辛苦的日子里,他还抽空参加了《舞林大会》,利用儿时的表演基础展示了新闻主播不为人知的一面。他凭借顽强的拼劲,在上海台逐渐成为了台柱子,奖项接连获得。
2016年,45岁的潘涛收到了央视《晚间新闻》的邀请,这是所有新闻主持人梦寐以求的机会。潘涛明白,这将是他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。
尽管事业蒸蒸日上,32岁的潘涛依旧是单身,父母为此操心不已。直到2003年,他通过朋友认识了一位文工团的舞蹈演员。她比他小十岁,温柔而优雅。初次见面时,潘涛便坦白表示,自己虽然工作繁忙,买不起钻戒,但可以保证给她一个温暖的家。她微笑着回应,认为日子靠真心过,而非靠珠宝首饰。没多久,两人便登记结婚,没有华丽的婚礼,只是和亲友们简单地吃了顿饭。
婚后,妻子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,辞去了文工团的工作,全职在家当起了家庭主妇。潘涛常常深夜十二点才下班,无论多晚,家里的灯始终亮着,桌上总有热腾腾的饭菜。
有一次,潘涛因重感冒高烧,妻子在床前守着,给他敷毛巾、喂药,第二天早上还准时送他去演播厅。潘涛常说,自己能够在镜头前安心播报,全是因为妻子在背后默默支持和照顾。
然而,即便最恩爱的夫妻也会有意见不合的时候。妻子对于潘涛收到的央视邀请有些犹豫,担心搬到北京后生活的不便,孩子上学、租房子等一系列问题让她感到压力很大。潘涛理解她的顾虑,但他不愿放弃这个机会。两人为此冷战了两天,最终,妻子选择支持潘涛,决定和他一起去北京。
刚到北京的半年里,潘涛忙于适应新工作,妻子则默默承受了所有琐碎的家务事,直到潘涛在央视站稳脚跟,进入《新闻联播》担任主播,他才发现妻子竟偷偷瘦了十斤。这份无声的付出让潘涛对妻子充满了感激和敬佩。
退休后,潘涛做出了两个重要决定:一是多陪伴家人,二是追求自己的博士梦想。他没有选择回到母校中国传媒大学,而是报考了上海戏剧学院的数媒演播艺术专业,这是上戏首次开设的方向,要求实践经验极高。事实上,潘涛与上戏有着深厚的渊源,从2017年担任考官到2024年参与人才培养论坛,他对该专业的脉络早已熟悉。
凭借专业课的高分和面试表现,潘涛顺利被录取,导师是主持艺术领域的权威董健教授。如今,潘涛每天穿梭于课堂和家之间,妻子会在他上课前帮他整理好笔记,下课后总有热腾腾的饭菜等着他回家。有时,潘涛还会陪妻子跳舞,弥补她为家庭放弃事业的遗憾。
记者曾问潘涛,人生中最骄傲的成就是什么。他没有提及《新闻联播》的主播台,也没有拿出博士录取通知书,而是指着妻子微笑着说:“是娶了个好老婆。”
发布于:福建省辉煌优配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